记者:先锋书店的文创产品有什么特点?
钱小华:先锋做了几千种文创产品,一直是以“民国”和“南京”为主线,还做一些与当代艺术或诗歌有关的产品。现在,我们更希望在“小而美”、“专精特”的书店中出售这些衍生品。先锋还设计一些与景区相关的文创产品,提高旅游景区产品的丰富性和附加值。先锋一直在加强和旅游景区的合作,利用它们的资源共赢,文创产品的很多元素都是这些机构提供的。
记者:除了在文创产品方面的转型之外,你认为先锋在组织的内在精神上有没有不可替代的地方?
钱小华:先锋有自己的产业链,今年又发展了事业合伙人制。一个企业做得好不好不能怨天尤人,关键是你要自己去改变。在体制机制上要快人一步,合伙人分为两块,我们会让一些合作伙伴得到我们的利润分成,还有一些是项目合伙,比如桐庐的莪山畲族公益图书馆项目就采取项目合伙。先锋的管理理念是:充分授权,分而治之。
记者:目前,书店业仍旧处于变革之中。在你心中,有没有对未来书店形态的想象?
钱小华:未来的书店开得好与坏取决于书店能否成为一座让世界列车在此停留的火车站。这个书店需要能够吸引各个国家的人,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让人们到这座城市就要到这家书店去看一看。未来书店就是卖空间、卖体验、卖品牌的地方。现在正是实体书店真正崛起的时候,因为首先,政府在对实体书店的扶持上给了很大的支持;其次,国家也将“全民阅读”放在战略高度去考量。同时,实体书店的自我变革也在加速,它们已经开始由传统型、粗放型向创意型、精品型、集约型书店转型。
到今年为止,24小时店已经开了30多家,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了,一座城市已经完全可以容纳一个24小时的书店。同时,西西弗、字里行间、今日阅读、方所、诚品都会在今年新开很多店。实体书店又将有新的发展。现在,全国就有很多餐书吧、咖书吧。不同形态的书店像雨后春笋般成长了起来。
记者:那么,书店在尝试各种经营模式的同时,如何坚持好作为书店的根本呢?
钱小华:我觉得书店还需要在人文社科上有自己的坚持。既然名字叫“先锋”,书的方面就不能落伍,我们一直保持着学术精神和人文关怀。19年来保持常备书销售与新书销售的结合。无论是开办咖啡吧或是售卖文创产品,我们书区中的书从未减少。我相信,先锋营造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精神还是很多人所向往的。